重庆市大足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大足区人民政府关于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大安)农业合作示范园区建设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
重庆市大足区人大常委会
大足人大发〔2024〕36号
关于《大足区人民政府关于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大安)农业合作示范园区建设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
区人民政府:
2024年7月26日,区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扩大)会议暨2024年年中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区农业农村委袁烽同志受区人民政府委托所作的《大足区人民政府关于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大安)农业合作示范园区建设情况的报告》。
会议认为,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及历次全会精神,深学笃用习近平同志对“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市委和区委关于农业园区建设有关决策部署,高度重视大安农业园区建设,不断完善决策机制,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全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做出了贡献。但还存在项目建设进度偏慢、缺乏农业专业人才、产业发展水平不高、双方合作深度不够、土地流转成本偏高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会议提出如下审议意见:
一、在项目建设上锻造特色优势
一是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组建工作专班,健全责任体系,明晰工作重点,建立责任清单、工作清单、项目清单,加强区内、区外的统筹协调,专班推进、挂图作战、闭环落实,一步一个脚印持续推进大安农业园区建设,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建设任务。二是强化资金统筹管理和使用。制定大安农业园区资金使用规划,建立资金统筹管理机制,确保资金全部投入到项目建设中,避免资金分散使用,形成规模效应。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资金使用符合规定和要求。三是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相关单位要主动向市级相关部门汇报大安农业园区的建设进展和资金使用情况,让市级部门了解大安农业园区的实际需求和资金缺口。主动邀请上级部门领导参观考察大安农业园区,让他们实地了解大安农业园区的建设情况和资金需求,最大限度争取上级部门的资金和项目支持。
二、在提质增效上实现创新突破
要深入实施品牌强农工程。推进农产品品牌化、标准化建设,大力培育、引进、推广优良品种,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的认证,集中打造一批叫得响、站得住、市场占有率高的优质农产品品牌,不断提升品牌价值,以高品质卖出好价钱。要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建立人才引进机制,鼓励农业专家、科研院所研究人员参与大安农业园区建设,不断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合作共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加快推动农业高新技术自主创新和关键技术集成创新,加大前沿新技术、新装备、新品种的研发、推广应用,促进技术共享和协同创新,为园区高质量发展加持赋能。要更好带动强村富民。创新联农带农机制,积极培育和壮大多种形式的农业经营主体,着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特别是加快发展以本地职业农民为主体的家庭农场和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完善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之间互惠互利、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持续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三、在融合发展上形成示范引领
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跨界融合。只有融合发展,推动农业“接二连三”,才能不断催生农业新业态,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提升农业综合效益。要加快推进农业与工业融合。农业无加工到头一场空,要以工业化思维发展农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育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不断拓展全产业链增值增效空间。要加快推进农业与旅游融合。大力发展以休闲农业、体验农业、观光农业为重点的现代都市农业和乡村休闲旅游,积极打造农业田园综合体、研学旅游基地等载体,不仅让游客能吃上生态农产品,更让游客能体验到乡土人情、农耕文化,感受到浓浓乡愁。要加快推进农业与商业融合?;ㄉ枧┎方灰资谐?,以市场聚集更多资源要素,降低流通成本。加快发展线上业态,积极探索农产品电商直采、定制生产等模式,建设农副产品直播电商基地,布局农村电商服务站点,以更好对接大市场。
四、在合作协作上打造示范样板
一是完善合作机制。建立健全联系会议机制,推动联系会议实体运行,定期交流会晤、共商共议,统筹优化空间格局、产业方向、项目布局,联合建立重点项目、重大事项清单,积极探索合作共赢新模式,着力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加强合作协作,推动重点任务落地落实,坚决避免恶性竞争和内耗,切实拧成一股绳,形成“一盘棋”,努力打造川渝合作样板。二是强化协同联动。借鉴“梁开”、“双昌”等地区合作产业园的成功经验,联合组建平台公司,成立产业联合发展部,比如:成立大安黑山羊养殖中心,大足向安岳采取“借羊还羊”等方式提供种羊和养殖技术,共同发展壮大黑山羊产业;成立道地中药材种植中心,大足安岳共同连片种植中药材和共建中药材交易市场,同时引入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要加快特色农产品交易中心和联合党建中心建设,确保项目按照既定的时间节点有序推进,尽快发挥项目的功能和作用。要凝聚各方力量,整合各类资源,联合争取上级重大项目、重要改革、优惠政策、发展资金等,推动资源联结、产业联动、项目联建、设施联通,加强联合宣传和推广,吸引更多的投资和游客,促进大安农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提升大安农业园区在川渝两地的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
五、在土地流转上更加科学合理
一是完善土地流转市场机制。相关部门要建立合理的价格指导机制,避免流转价格与其余园区相差过大,为流转双方提供稳定、合理的价格预期。建立信息平台,提供透明的土地供求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土地成本。要推广标准化的土地流转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减少合同执行中的矛盾纠纷。二是探索建立土地流转补偿和奖励机制。对流转土地100亩以上,发展农业产业的企业主,建议政府和农业部门给予土地流转补贴和种植大户奖励,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供从种到收的全流程农业社会化服务,提高业主发展农业产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以上审议意见,请认真研究处理,并在三个月内将研究处理情况向区人大常委会作出书面报告。
附件:主要问题清单
重庆市大足区人大常委会
2024年8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