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镇园合一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镇园合一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2019年11月19日在区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上
区人大常委会镇园合一国资管理情况调研组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按照年初人大常委会确定的工作要点,10月11-15日,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骆华带领由区人大财经委、常委会财经工作办(预算工委)组成的镇园合一国资管理情况调研组,通过实地走访大足高新区、大足工业园区,深入查看园区产业园、标准化厂房、智能化车间、道路交通、学校等基础设施建设,召开区国资委、财政局和镇、园区参加的座谈会,对我区镇园合一国资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分析了我区镇园合一国资管理的优势和不足,剖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了加强镇园合一国资管理的建议意见。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有关数据截止2019年9月底)。
一、基本情况
(一)镇园合一体制情况
2017年我区国资改革前,镇、园区管委会、国资公司是相对独立的,改革后实行镇园合一,按照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要求,镇领导兼任园区管委会领导,负责园区管理和国资公司决策,国资公司基本按照公司化运作和管理。
(二)国有资产基本情况
1.万古:镇属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总额5597.38万元,负债4956.2万元,净资产641.18万元。;国有企业资产总额 665522万元、负债总额 542292万元、所有者权益总额 123230万元,资产负债率 81.48 %。
2.龙水:镇属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总额20607.86万元,负债20103.45万元,净资产504.41万元。;国有企业资产总额981300万元、负债总额616300万元、所有者权益总额364900万元,资产负债率62.81%。
(三)国有资本主要投向
1.万古:标准厂房33806 万元,智能工厂16977万元,道路管网 105478万元,公园绿化12094 万元,科博中心及人才公寓31003万元,基础设施工程16844万元,万古污水处理厂3847万元,七宝山公墓:224万元,安置房36345万元,各社区土地平整:31804万元,项目投资利息支出36957万元.征地拆迁总额290015万元。
2.龙水:五金会展中心办公楼三幢,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账面价值1.61亿元;标准厂房面积6.6万平方米,价值1亿元;另门市、住房、商业等经营性资产9.8万㎡,账面价值2.94亿元;道路、管网等公益性资产4980.27万㎡,账面价值14.41亿元;在建工程和其他固定资产5.72亿元。
二、镇园合一的体制优势及亮点
一是理顺了管理体制,镇园发展成合力。两镇按照新体制,形成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功能叠加、运转高效的一体化发展格局,园区着力抓好发展规划、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企业运营等方面工作,镇则从安全稳定、征地拆迁、市政环境、公共服务、社会治安、社会治理等方面,为园区招商引资和建设发展提供保障,在工作中实现分工合作、资源整合,两镇进行了城市发展和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园区道路、厂房、公园、生态及配套设施等工程也在按规划推进,促进了产城深度融合发展。
二是提高了招商引资质量。镇园合一改革后,两镇招商引资队伍得到不断壮大,建立了“招商项目库”、“资源要素库”、“目标企业库”,坚持平台招商、驻点招商、以商招商、资本招商、资源招商、产业链招商等多种方式,实施高质量招商,提高了招商引资的项目投入规模、产出规模、税收规模、科技水平、创新水平、环保水平。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国资管理基础薄弱。在调研中发现,两个镇都存在重资金管理、轻资产管理的现象:部分完工的工程未及时转为固定资产管理,仍挂在在建工程;部分资产没纳入国资管理;缺乏统筹管理镇、园区、公司国有资产的机构,存在国有资产保值风险和流失风险,缺乏保值增值的积极性和工作措施,经营性资产无统筹运作安排;国资报表体系不科学不完整,资产结构及基础信息大量缺失。
(二)国资平台偿债能力弱。调研中发现部分国资分公司已资不抵债,两镇公司债务未建立有效的偿还机制,大都采取平台融资借新还旧,如资金链条断裂,两镇和园区将存在巨大债务风险。
(三)国资管理意识有待加强。2018年11月6日,区委召开的人大工作会上,下发了《关于建立区人民政府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实施意见》,按照年初人大工作要点,今年国资管理专项报告是镇园合一国资管理情况,区政府将向区人大常委会作口头报告。但调研时发现,两镇和园区都存在概念不明、家底不清、国资管理意识不强、管理能力较弱等问题,国资管理松散、权责利不对称,国资监管不到位。
(四)国资管理激励考评机制有待完善。目前的镇园合一涉及到公司的重大事务,决策权在镇及园区领导,不在公司董事会,未严格按照公司化运作,公司领导层等同虚设,公司高级管理层未实行年薪制,薪酬也未与公司盈亏严格挂钩,公司未实行市场化运作,所以存在职责混淆不清的状况,激励考评机制不健全,不利于引进和留住高级管理人才,不利于调动高级管理的积极性,国有资金的使用效益得不到最大发挥,重资金轻资产的意识得不到根本转变。目前保障型的镇级财政体制,也不利于发挥经济重镇发展的积极性。
四、建议
(一)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意识。区政府及有关单位要进一步学习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加强国有资产管理,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完善报表体系、健全有关管理制度,做到国资监管全覆盖,国资统计全覆盖,为今后国资数据信息化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机制。一是完善好政、企决策机制,对拟建项目的规划和在建工程的监督决策,建议由园区负责,对在建工程的建设和完工转固资产的管理及市场运作决策,建议由公司负责。二是对成熟的国资公司,建议真正进入市场,将国资效益发挥到最大化。三是完善镇、园区、公司激励考评机制,发挥镇园合一群体智慧,充分吸纳高级管理人才,提高管理能力。四是完善财政体制,激发活力,激励经济重镇加快发展。
(三)筑牢国有资产管理基础。区政府及有关单位要按照大足委发〔2018〕30号文件要求,进一步整合镇、园区和公司力量,加强制度建设,充实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建立科学合理的报表体系和统计制度,着力解决重资金管理、轻资产管理的问题,做到账务清楚,统计无遗漏,家底清,资产明。
(四)健全政府性债务风险防控机制。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借鸡下蛋”的融资,但政府性融资应当期可承受、远期可持续,对缺乏偿债来源的、可以以后年度条件允许再建设的项目,可以作远期规划,不搞急于求成,一味追求高大上。两镇应建立健全镇园合一政府性债务风险防控机制,确保国有资本安全有效运作。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